經常接到客戶諮詢投保香港重疾險,進一步溝通時才發現,對方肝功能有異常,問這樣情況是否可以投保,肝功能檢查項目以血清酶檢測常用,其包括谷丙轉氨酶ALT(GPT)、穀草轉氨酶AST(GOT)、鹼性磷酸酶(ALP)、γ-谷氨醯轉肽酶(γ-GT或GGT)等。其他還有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總蛋白(TP)、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凝血酶原時間(PT)等等。
在我處理過的投保申請中,曾有投保人體檢報告中谷氨醯轉肽酶指數偏高,伴隨一些血脂高和脂肪肝,最終公司將他的延遲承保他的投保申請,直到身體狀況明確才能再次投保。
正常人血清中谷氨醯轉肽酶主要來自肝臟,正常值為3~50U/L。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即為谷氨醯轉肽酶偏高。那麽,谷氨醯轉肽酶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谷氨醯轉肽酶偏高的生理性原因
1、酗酒原因導致的谷氨醯轉肽酶偏高,慢性酒精中毒約偏高20%~400%。
2、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導致的人體超負荷原因,導致不同年齡段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高現象。
3、藥物的影響服用巴比妥酸鹽、苯妥英、抗癲癇葯、鏈激酶和男性用藥等藥物,均可導致谷氨醯轉肽酶有不同程度的偏高。
4、過度食用高蛋白補品等,導致肝臟負擔過重原因。
引起谷氨醯轉肽酶偏高的病理性原因
1、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時,谷氨醯轉肽酶排泄受阻,隨膽汁返流入血,致使血清谷氨醯轉肽酶上升。
2、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壞死區鄰近的肝細胞仙酶合成亢進,引起血清谷氨醯轉肽酶升高。
3、脂肪肝病人谷氨醯轉肽酶也常升高,但一般營養性脂肪肝時,血清谷氨醯轉肽酶活性多數不超過正常值的2倍。
4、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谷氨醯轉肽酶幾乎都上升,成為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徵。
5、慢性活動性肝炎時谷氨醯轉肽酶常常高於正常1-2倍,如果長期升高,可能有肝壞死傾向。
6、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病人中,該酶多數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於正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其他系統腫瘤多屬正常。但肝癌r-GT的測定結果與其他肝膽疾病,尤其與黃疽病例重疊甚多,故單項測定谷氨醯轉肽酶對肝癌並無診斷價值,甲胎蛋白陰性,而礆性磷酸酶、谷氨醯轉肽酶上升,尤其在無黃疸、轉氨酶正常或僅輕度升高者,應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7、肝硬化時血清谷氨醯轉肽酶的改變取決於肝內病變有無活動及其病因。在非活動期多屬正常,若伴有炎症和進行性纖維化,則往往上升。原發性或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早期往往有谷氨醯轉肽酶升高。有人認為肝硬化早期時谷氨醯轉肽酶升高,嚴重患者尤其是晚期病例反而很低,這可能由於肝細胞谷氨醯轉肽酶合成能力喪失,從而認為肝硬化患者如果谷氨醯轉肽酶較高,提示疾病尚處於早期階段。
谷氨醯轉肽酶偏高的危害:
1、對於是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病引起的谷氨醯轉肽酶偏高,會在癌組織本身或其周圍的炎症的刺激作用下,使肝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使病情進一步的惡化。
2、對於是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等引起的谷氨醯轉肽酶偏高,不利於病情的恢復,相反,會使病情進一步的加重。
3、對於是阻塞性黃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膽道感染、肝硬化等引起的谷氨醯轉肽酶偏高,會導致壞死區鄰近的肝細胞仙酶合成亢進,如長期升高,可能有肝壞死傾向。
4、對於是飲食不合理、作息不正常、服用損害肝臟的藥物等生理性原因引起的谷氨醯轉肽酶偏高,特別為服用某些藥物導致的谷氨醯轉肽酶偏高,應該立即停葯,會否則加重肝臟的負擔。
因此,肝功能指標不正常,代表著未來產生嚴重肝臟疾病例如肝癌以及肝硬化的可能性都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對於保險公司而言承保風險過高,需要投保人查明自身身體狀況,並反映其沒有惡化趨勢,才獲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