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的是保誠的加倍保重疾險,去之前在網上搜了好多資料,每天都在看各種關於香港保險的文章,現在搞定這件事,也終於舒了一口氣了。
我還和朋友去打了九合一的HPV疫苗,也是那個碩士顧問幫預約好的,據說是和保誠合作的老牌診所,一共三針,兩個月後再去打第二針,又能再去買買買了。
一,為啥去香港買保險呢?
近幾年身邊的人都慢慢有了保險的意識,前年我老媽在內地幫我和我弟都買了一份很綜合的保險,人壽大病醫療意外都有的,一年交八千多,是跟一個熟人買的。但是今年發生了一件讓我很惱火的事,今年去續交保費的時候,我被告知去年沒交保費,所以過去一整年這份保險是暫停的沒有用的!明明去年我和我弟的保單是一起繳費的,我弟的交上了,我的卻沒交上,真是服了。還好我去年都身體健康,沒發生什麼事情,但是萬一發生了什麼,我這份保險卻是一點用都沒有。
上個月和朋友提起這件事,朋友就跟我推薦了香港的保險,因為她去年6月份剛去香港的保誠買過,給孩子做了一個教育金儲蓄,說那邊特別規範,她的顧問也特別盡責,隨時都有問必答,最重要的是她可以有一個自己的賬號,看到所有關於保單詳細的信息,比如什麼時候該繳費啦、每年的分紅收益等等。
然後我就自己上網搜,發現香港保險真的挺火的,很多相關的帖子,我發現香港的保險不像內地,那邊分的很清楚,大病就是大病險,醫療就是醫療險,人壽就是人壽險,還有儲蓄方面的。看了網上大家分享的一些經驗,以及朋友的推薦,跟老公商量之後,我就初步敲定了去香港買保險的想法,而且還有很多優點,美金資產、收益更高、法律健全、國外也可以理賠、保額會增長等等。
二,找的顧問
我找了三個人:有個在理財中介工作的同學、網上找的友邦的顧問,以及我朋友推薦的保誠的顧問。
在中介工作的同學說他們公司是跟香港的保險公司合作的,可以賣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到時看我覺得哪個產品好就幫我聯繫那個公司的保險經紀人。後來想想還是覺得不靠譜,畢竟這是一輩子的保障,萬一以後要理賠什麼的,中間多了一層中介也麻煩很多,就像在別的店買蘋果手機,售後服務總歸還是跟專賣店不一樣的,所以我還是決定直接通過香港保險公司的員工買。那麼友邦的還是保誠的呢?因為之前了解到香港最好的保險公司就是這兩家了,所以只找了這兩家公司的顧問。
其實我內心還是更傾向保誠的。因為我之前提到的我內地保險遇到的事,就對內地保險有點抗拒,而內地是有友邦的,雖然友邦的顧問跟我說香港的跟內地的是沒有關係的,但內心還是一直有點抗拒。。。然後老公幫我去香港保險業網站查了兩個公司的業績,這幾年業績排名第一的都是保誠,另外保誠的歷史很長,還理賠過泰坦尼克號,我們最終決定就選擇保誠了。
朋友推薦的保誠的顧問真的是很不錯,特別樂觀上進的女孩子,是在香港畢業的碩士,年紀不大,但是做事認真靠譜,一直很耐心的回答我各種問題,有一次還聊到了晚上十一點多,哈哈。而且我也更傾向於找一個年輕的顧問,因為明年或者後年我們有了孩子之後還要幫孩子買,所以年輕點的顧問可以陪伴我們更久吧,以後大事小事還得麻煩她呢。
三,買的重疾險
我這次只買了一份重疾險,打算等以後有寶寶了再幫寶寶做一份儲蓄。保誠有兩個重疾險是很熱門的,一個是賠一次的,還有一個是可以賠多次的。賠多次的那個會貴一點,但是包含的疾病種類也更多,想了想還是決定選賠多次的。我今年29歲,買的是7萬美元保額的,加上保誠現在有活動前十五年贈送50%保額,所以初始的基本保額是十萬多美元,保額還會每年增長,我是交25年的,每年大約交一萬五人民幣。感覺真的挺划算的,每年交一萬多,萬一生病可以賠七十多萬,不過當然不會希望自己生病啦,只是要趁早做好保障。另外這份保險還有儲蓄成分,如果一直沒生大病,等退休之後退保還能拿回一大筆錢。之前詳細了解後就果斷退了內地的保險,拉上朋友直奔香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