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單次理賠重疾險比較

早前筆者撰文,介紹了3個於今年第一季推出的終生危疾保險新產品,它們來自宏利、保誠及萬通保險,當中有單次危疾、及多重保障的危疾產品。之後我們收到部分讀者的意見,認為單次危疾及多重保障的危疾保險不能比較。保險顧問普遍認為,多重保障的危疾保障較全面,相比次下,入門定位的單次危疾產品難免相形見絀。事實上,單次危疾及多重保障的產品都各有擁護者,站在保險教育的立場,香港保險資訊網認為更重要的是,消費者要了解兩者的特性及用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今次,我們會將焦點放在「入門版」的終生危疾保險,比較單次危疾產品。

20200429 51bb6ef5 7cbe 4c63 9287 1682d4c862f1

單次危疾只賠一次 但賠償槓桿一般較高 

所謂「單次危疾」,當受保人確診危疾保單定義的嚴重疾病時,便可獲得保險公司一筆過的賠償。之後,危疾保險便會完結,消費者無須再付保費,但若不幸再患危疾,保險公司亦不會再次賠償。而「多重保障」的產品則保障第2次(甚至更多次)的嚴重疾病,但需在等候期後再次索償,保障額及次數會因應罹患的疾病而有所不同。聽起來,單次危疾之保障遜於多重保障的產品,然而,單次危疾的產品亦有其可取之處﹕

1、保費較低﹕讓預算有限的消費者亦可得到危疾保障;

2、賠償倍數或槓槓桿(=賠償額 / 保費)較高﹕一般顯著地高過多重保障產品的第1次危疾的賠償槓桿

3、結構簡單,單次賠償﹕單次危疾發生的機會率肯定高於第2次(或更多次)危疾

以下是市場上多個單次危疾產品,我們以索償最高的癌症賠償來進行保險比較﹕

20200429 2087fe2e 7de1 4229 bfce cf5ab91acf57

某些年的「升級保障」提升保額

從上圖看,保誠危疾首護保、及中國人壽護您安心危疾多重保的癌症賠償倍數(=30年平均賠償額 / 每年保費)最高,達54倍;接著是今年推出的宏利悠然危疾保,癌症賠償倍數為50倍,表現不俗。若保費相同,槓桿越高的產品,其賠償額亦會越高,代表產品有較高的性價比。

圖中的癌症賠償倍數是30年之平均值,反映受保人於不同時段索償可得到得的平均賠償。市場上部分產品提供「升級保障」,若受保人於指定保單年期索償癌症,可得到的賠償額會高於基本保額。舉例,若於首10年確診癌症,因為「升級保障」,保誠危疾首護保的賠償額提升至約70萬(假設每年保費為$10,000);另外,中國人壽護您安心危疾多重保的「升級保障」適用之年期很長,達30年。

一般而言,單次危疾保費較低、槓桿高,多重保障危疾則保障較全面,消費者可如何取捨呢?大家可以比較兩類產品的賠償倍數,對於賠很多次的多重保障危疾,就尤其要留意第1次及第2次嚴重危疾的賠償倍數。

20200429 40ffebef 177a 48bd a856 3242c824ca9f

近年,多重保障危疾產品漸成為保險公司或代理推薦的主流,因其保障更為全面、易銷售、保費亦更高。但對於預算緊絀的讀者,單次危疾提供較便宜的選擇,大家可因應個人的繳付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障。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3)
上一篇 2020-04-09
下一篇 2020-07-07

更多相關內容

  • 解析市場上目前幾種重疾險的類型和特點

    近期有客戶諮詢我們,香港有沒有一年定期或者五年定期的重疾險,其實香港保險市場上,這些產品都是有的,只是都不是保終身的,屬於消費類的重疾險,實用性並不強,今天我們從重疾險的給付條件、賠償責任、保障期和繳費期四個方面出發,為大家詳細、透徹地介紹…

    2018-05-22
    14.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