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多次理賠重疾險解析

什麼是多次理賠重疾險?什麼是多次理賠重疾險?多次理賠重疾險如何選擇?

消費型重疾和儲蓄型重疾

重大疾病保險是保險產品中認知度最廣的,客戶買保險基本從重疾開始。重疾保險可以分為消費型和儲蓄型。消費型是指交一年保一年,保費隨年齡增長不斷提高,好處是前期保費很低。單位給員工投保團體重疾險一般會選擇消費型,同樣保額成本最低。個人購買剛參加工作的人可以考慮,有一定積蓄的人則建議投保儲蓄型重疾。儲蓄型重疾險保費恆定,繳費10年或者20年後期就不用交費了,保障終身,前期保費多些但總成本低。

多次理賠重疾險

什麼是多次理賠重疾險?

儲蓄型重疾還分一重重疾和多重重疾。所謂一重重疾是指患大病賠償之後合同結束,後面再生病自己搞掂。多重重疾是指大病可以賠償多次,比如癌症賠償一次,後面再得中風還可以賠償,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多重重疾最多可以賠償七次。

什麼是多次理賠重疾險?

很多人會有疑問真的有必要購買多重重疾嗎?我有個同事她5年前得過一次腦腫瘤,還好她投保了重大疾病保險,保險公司的賠償足夠她治療了。病癒後她換了一個輕鬆一點的工作,有了親身經歷對保險尤為重視,準備再買一份重疾險。但是因為她患過重疾,國內保險公司都不受理她的投保申請,在國內得過大病之後基本沒有保險公司再受理大病險投保,在香港5年後再申請重疾險有機會受理。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和居民定期體檢習慣的養成,重大疾病能夠在早期發現並且治癒率原來越高。所以在2013年的時候香港市場率先推出多重重疾,多重重疾一般會比一重重疾貴50%左右,所以高收入人士選擇多重重疾比較多。中等收人的一般會選擇一重重疾。

多次理賠重疾險如何選擇?

多次理賠重疾險選擇起來比一重重疾複雜得多,要考慮保障疾病種類、賠償次數、賠償難度,客戶很容易陷入選擇困難。分別選擇保誠危疾加倍保、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強型和宏利樂活無憂做個比較,友邦的多重進泰在產品責任上跟保誠危疾加倍保在重疾分組和保障責任上大體相同,就只選擇了保誠危疾加倍保作比較。從上表可以看到保誠危疾加倍保保障範圍廣、賠付倍數最大,但賠付條件比較嚴格。比如癌症兩次確診要相距5年才能賠償;非癌4組每組只能賠付1次,如果先得了障礙性貧血再失明將無法獲得多重賠付,因為這兩種疾病在同一組,每組只能賠付1次。

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強型保障範圍很廣,癌症多重賠付最容易,只需間隔3年,但是只是癌症有多重賠付,其他疾病只有一次賠付。

宏利樂活無憂保障大病種類最多,60種;多重賠付僅分癌症和非癌症兩組。顯然大病保障方面最全面、賠付最容易。不足是早期疾病種類很少,癌症的多重賠付等後期也是5年。

這樣比較下來好像沒有特別滿意的多重重疾產品,怎麼辦呢?不妨做個產品組合,兩個產品優勢互補,組合出來一個保障全面、賠付容易的產品方案。

客戶本來想買20萬美金保額的多重重疾,我們建議10萬美金保額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強型+10萬美金保額宏利樂活無憂。這樣就可以保障60種危疾、46種早期疾病,癌症等候期3年,非癌症可以賠2次。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6-08-01
下一篇 2016-08-16

更多相關內容

  • 2024年上半年保誠保險理賠報告

    香港保誠保險發布2024年上半年理賠報告,總理賠金額33億元,平均理賠速度2.4天,涉及身故理賠、(危疾理賠)重疾險理賠、住院理賠等。

    2024-09-26
    2.3K
  • 香港英國保誠真實重疾險理賠案例分享

    許多人說,人總要經歷一些挑戰,才能對生命產生認知上的飛躍。但沒有人,希望這種挑戰以重疾的形式降臨。 今天我們分享的故事,來自一位堅強的保誠客戶。 從2016到2020,他兩度遭遇重疾,卻以樂觀和堅韌直面命運逆境。 而保誠, 也兩次在他最需要…

    2020-12-30
    1.3K
  • 重疾險對比:友邦「愛伴航」VS安盛「摯愛保」

    香港友邦保險重疾險「愛伴航」和香港安盛保險「摯愛保」自上市以來就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我們今天從保障範圍、產品現金價值、保費進行對比,給大家以參考。 一.友邦重疾險「愛伴航」 1、特選危疾七重賠償 為癌症(5次)、心臟病/中風(合共2次)、腦退…

    2023-07-25
    22.7K
  • 保誠保險調查:香港人重疾險保障缺口118萬元

    保誠保險公布「香港家庭危疾抗力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擔憂自己(71%)或子女(89%)未來會罹患危疾,縱然大部分受訪者已購置危疾保障,但當中近四分三仍擔心現有醫療保障不足應付高昂的醫療開支。 當患上危病時,74%受訪者傾向到私家醫院進行治療…

    2023-06-01
    7.1K
  • 保誠、友邦、宏利重疾險在疾病保障上的對比

    隨著各家香港保險公司重疾險產品都相繼加入針對兒童重疾保障,說明重疾險更多的注重保護兒童,那麼保誠保險、友邦保險、宏利保險的重疾險在兒童疾病保障上有哪些區別、以及一些早期重疾保障的差異,今天我們就詳細說說。 參考市場三大保險公司的最新終身危疾…

    2023-07-27
    14.8K
  • 港澳友邦、宏利、萬通、忠意多次理賠重疾險對比

    以往不少終身危疾保險要求初生嬰兒出生15天後才可投保,原因是考慮到嬰兒有機會患有先天性疾病,因而不會作出保障或賠償。事實上,腹中胎兒患上先天性疾病甚為常見,往往潛伏多年,在較年長時再演變成危疾,由於要承受頗大風險,故保單一般不會就此提供保障…

    2022-11-22
    2.3K
  • 為什麼我們需要購買危疾保障(重疾險)?

    新冠肺炎的肆虐,令大家深刻體會到健康並非必然。應對健康的「未知」,最好的方法是採用「已知」的危疾保障方案,以減低疾病對我們的影響。縱然生病,亦不會因龐大的醫療費用而因病致貧。 你對危疾保障(重疾險)有以下的疑慮嗎? 問:公司已為我提供了醫療…

    2020-09-21
    7.7K
  • 重疾險:單次理賠還是多次理賠好?

    香港幾大保險公司每年都會發布上一年的理賠報告,很大篇幅介紹的都是醫療和重疾險理賠數據,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重疾險呢?單次理賠還是多次理賠呢?今天我們就仔細比較一下。 香港近年醫療費用不斷攀升,根據醫務衛生局的資料顯示,在1989/90至20…

    2022-09-23
    9.5K
  • 給孩子是買香港重疾險?還是香港教育金保險?

    在香港進關的轟動人潮中,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是為了購買香港保險,給兒童購買最熱門的保險則是兒童重疾險和教育金保險。 究竟如何購買這三類保險,有哪些技巧? 其實儲蓄分紅重疾各有門道,儲蓄分紅險最好看資金需求,重疾險最好對比性價比。 儲蓄分紅險,…

    2016-06-04
    1.6K
  • 購買重疾險最好是剛出生,其次是現在

    「現在你們正面臨的是一頭兩噸重的猛獸,憤怒地噴著氣,一隻腳在刨著土,直直地盯著你,隨時準備向你撲來,將你撞翻在地。這些潛在的危險影響都是顯而易見且極其可怕的,不論在政治領域、經濟領域、環境領域、軍事領域,還是人文領域。很多時候,我們都已經見…

    2017-07-17
    10.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