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型重疾和儲蓄型重疾
重大疾病保險是保險產品中認知度最廣的,客戶買保險基本從重疾開始。重疾保險可以分為消費型和儲蓄型。消費型是指交一年保一年,保費隨年齡增長不斷提高,好處是前期保費很低。單位給員工投保團體重疾險一般會選擇消費型,同樣保額成本最低。個人購買剛參加工作的人可以考慮,有一定積蓄的人則建議投保儲蓄型重疾。儲蓄型重疾險保費恆定,繳費10年或者20年後期就不用交費了,保障終身,前期保費多些但總成本低。
什麼是多次理賠重疾險?
儲蓄型重疾還分一重重疾和多重重疾。所謂一重重疾是指患大病賠償之後合同結束,後面再生病自己搞掂。多重重疾是指大病可以賠償多次,比如癌症賠償一次,後面再得中風還可以賠償,市面上比較流行的多重重疾最多可以賠償七次。
什麼是多次理賠重疾險?
很多人會有疑問真的有必要購買多重重疾嗎?我有個同事她5年前得過一次腦腫瘤,還好她投保了重大疾病保險,保險公司的賠償足夠她治療了。病癒後她換了一個輕鬆一點的工作,有了親身經歷對保險尤為重視,準備再買一份重疾險。但是因為她患過重疾,國內保險公司都不受理她的投保申請,在國內得過大病之後基本沒有保險公司再受理大病險投保,在香港5年後再申請重疾險有機會受理。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和居民定期體檢習慣的養成,重大疾病能夠在早期發現並且治癒率原來越高。所以在2013年的時候香港市場率先推出多重重疾,多重重疾一般會比一重重疾貴50%左右,所以高收入人士選擇多重重疾比較多。中等收人的一般會選擇一重重疾。
多次理賠重疾險如何選擇?
多次理賠重疾險選擇起來比一重重疾複雜得多,要考慮保障疾病種類、賠償次數、賠償難度,客戶很容易陷入選擇困難。分別選擇保誠危疾加倍保、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強型和宏利樂活無憂做個比較,友邦的多重進泰在產品責任上跟保誠危疾加倍保在重疾分組和保障責任上大體相同,就只選擇了保誠危疾加倍保作比較。
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強型保障範圍很廣,癌症多重賠付最容易,只需間隔3年,但是只是癌症有多重賠付,其他疾病只有一次賠付。
宏利樂活無憂保障大病種類最多,60種;多重賠付僅分癌症和非癌症兩組。顯然大病保障方面最全面、賠付最容易。不足是早期疾病種類很少,癌症的多重賠付等後期也是5年。
這樣比較下來好像沒有特別滿意的多重重疾產品,怎麼辦呢?不妨做個產品組合,兩個產品優勢互補,組合出來一個保障全面、賠付容易的產品方案。
客戶本來想買20萬美金保額的多重重疾,我們建議10萬美金保額友邦加裕倍安保加強型+10萬美金保額宏利樂活無憂。這樣就可以保障60種危疾、46種早期疾病,癌症等候期3年,非癌症可以賠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