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大保險公司在2017年都下調了儲蓄型壽險產品的收益回報預期,於是有客戶問,儲蓄型人壽險產品相比起其他投資產品還有優勢嗎?
其實,對比其他非保險產品,儲蓄型保險最主要的優勢是其保證現金價值。保證回報是指,當保單達到指定年期後,保險公司有責任﹙即保證﹚支付之最低金額。以下是全港十大最高30年保證回報率的儲蓄型終身壽險產品,我們按以下條件進行投保:
1、受保人為35歲男性,非吸煙人士
2、10年供款期,總保費100,000美元。(如產品沒有10年供款期的選項,我們將以該產品最接近10年供款期的選項去計算,並且個別註明。)
3、受保人按時繳付保費、沒有提出任何保單貸款或在中途提取任何的保單現金價值
4、以保單建議書中,第30個保單週年(受保人65歲時)列明的 「保證現金價值」來計算該產品的 30年內部回報率 (IRR)
要注意的是,這些保證回報是在保單達30年期後才可兌現。如果在30年期內提取保單的保證現金價值,回報會減低(甚至可以是負回報率)。雖然這些保證回報率看似很低,但顧客既可較安全穩定地得到長期回報,又有機會享有較高的非保證預期回報,所以還有相當的吸引之處。據了解,保險行內的精算師及產品專家一般都會選擇這些高保證回報的產品,只是保險公司一般都不會太大力宣傳,因對它們的盈利較低!
除保證回報外,以上產品都有不同的最低身故賠償及(非保證)預期回報,應付不同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