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香港儲蓄分紅險能做到收益6%以上?

我們知道,香港儲蓄分紅險收益能達到6%以上,例如,香港保誠的雋升美元儲蓄保障計劃還有香港友邦的充裕未來計劃3等,那麼這些儲蓄分紅險為何收益6%以上呢?香港儲蓄分紅險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無論國內還是海外,隨著全球利率的下行,很多人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好的產品好像越來越少,利率也越來越低……

明年內地年金險預定利率降至3.5%,那麼高達6.5%的香港儲蓄分紅險明年是一個怎樣的走勢?

據業內傳聞,2020年香港儲蓄分紅險整體收益將下調,部分保險公司重疾險保費也將上調。一方面受全球利率下行的影響,另一方面受新的監管制度的要求。

香港保險資訊網認為,無論2020年發生什麼變化,鎖定目前高收益的儲蓄分紅險是根本,且買且珍惜。

香港儲蓄分紅險

640 18

*保險的分類(按保險對象)

一般情況下,根據保險對象不同,保險產品分有以上幾種分類,如圖所示,分紅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

分紅保險在國際市場歷史悠久,世界公認的最早壽險分紅是1776年英國公正生命保險社第一次將盈利的10%返還給投保人。在國外,分紅保險已被發達國家運用了200多年,是用來抵禦通貨膨脹和利率變動的主力險種2000年被批准引入中國,一經引入便「走紅」。

簡單來說,分紅險就是一種既有保障功能,又能獲得紅利的保險。

640 1 4

儲蓄分紅險,既有儲蓄功能,又有分紅性質,同時具備身故賠償功能。

儲蓄功能是指如果在保險期內沒有意外,在約定時間,保險公司會返還一筆錢給保險收益人,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

分紅性質主要來源於保險公司的年終分紅,因此選擇盈利能力強的保險公司十分重要;

儲蓄分紅險種也擁有與傳統保障型壽險相同的保障功能,這體現在對被保險人的身故賠付保險金。被保險人若不幸於身故,保險公司將按保單約定,給付身故保險金和累積紅利。

所以,儲蓄分紅險種以滿期生存保證金為保底,每年有分紅,分紅利息略高於銀行定存,利息和紅利無須繳納個人所得稅。產品的運作原理可以簡單理解為把錢交給保險公司專業投資團隊管理,並在一定時期後獲得投資回報,在該時期內投保人享有對應額度的身故保障。

為何香港儲蓄分紅險能做到6%以上

保險監管嚴格的今天,香港各家保險公司的預期收益值仍能達到6%以上,甚至有些長期可以達到6.9%,而內地現在4.02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都不批了。

我們將從保險公司投資標的/資產配置的角度,來分析下為什麼香港的分紅產品收益能達到6%以上。

不管香港還是內地,保險公司有兩大類投資標的:以債券為主的固定收益類資產和以股票為主的權益類資產;

債券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收益確定,無論是每年派發的票息還是到期給付的票麵價值 在投資者購買的時候就已經確定。

只要投資的持有債券至到期債券中途沒有違約,這張債券所代表的長期收益率在購買的那天就一定能夠確定下來。

而股票是股份公司為了籌集資金髮給投資者的所有權的憑證,股票最大的特點就是收益不確定,無論是股息派發的時間金額及股票的市場價值,在投資者購買股票的時候全部都無法確定。

投資者只能夠靠過往的股價變化及公司的公開信息披露,來預估未來可能獲得的投資回報。

我們來看一下香港保險的這兩個投資標的:

1.美元國債投資收益率

640 2 5

美元國債近40年的收益率一直在下行。

特別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元進入了長期的量化寬鬆階段,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收益率,一直持續在下跌,導致香港保險保險公司開發的產品無法給客戶提供較高的長期保證收益。

2.美國股票

香港保險公司持有的權益類資產呢,主要是美國股票。而美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標普500指數歷史走勢圖顯示:

640 3 3

過去5年持有標普500,平均收益率可以達到6.54%,過去10年可以達到9.75%,過去30年可以達到7.18%。

而香港保險公司的儲蓄產品一般建議持有15年以上。

由此我們發現,按標普500指數的走勢,香港保單的保費投資給到客戶6.9%的收益,保險公司或許還有很多利潤可以賺。

這就是為什麼香港保險公司的儲蓄分紅險大多保證收益都非常低,因為債券類資產的收益很低、分配比例低;

權益類資產配置較多,非保證收益就非常高,因為投資的股票資產的比較優勢,比較適合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另外,保險公司的預定利率都有其歷史依據的,也是參考投資標的的歷史收益,進而對未來進行的預期。所以香港保險儲蓄分紅險收益一般在6%以上

香港儲蓄分紅險的優勢

1、合理合法地配置境外、美金資產

香港的儲蓄險統一採用美元計價。美元為全球流通貨幣,也是多個國家的儲備貨幣。

香港保險屬於離岸資產,同時不納入徵稅範圍,避債避稅。香港的保險公司更注重個人隱私,尊重並保護個人財產;各大保險公司都是註冊在百慕大地區,資金更加安全和保密。

2、鎖定風險,有效規避未來極可能出現的遺產稅

美金儲蓄分紅型保險設計的初衷在於為客戶的長遠未來做規劃,比如子女教育、養老規劃等,所以如果希望短期內達到一定的資產增值並取用,則不建議採用購買香港儲蓄分紅險。

在內地和香港,很多人購買保險,特別是大額的壽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身故理賠金免稅(資本利得稅和遺產稅)。

雖然現在國內還沒有開徵遺產稅,但向富人徵稅是所有國家政府的共識,從17年開始的CRS也可見一斑,內地現在鬧的沸沸揚揚的房產稅,也是遺產稅的先遣部隊。理賠金完全免稅,而且不會進入到複雜反覆的遺產公正和分配的流程中。

除去免稅這樣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功能之外,保險產品還有用於傳承的絕佳特點:可以指定受益人和分配比例。這樣的傳承安排,不像遺囑還需要到公證處去公證,或者其他安排方式需要所有合法繼承人同意,非常好的保護了財產的隱私和安全,還可以最方便的按照本人意願來分配。

3、高收益、低風險

香港保險採取複利分紅的方式。一般複利為6.5%左右,相當於單利至少10%以上,而且這部分收益是持續穩定的產生,到後期資金會呈現指數化增長;內地年金險長期客戶回報在3%左右,在幾十年後,絕對金額的差距非常大。

這是因為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亞洲金融中心,投資渠道不受限制,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投資,投資策略自由度更高,中長期權益類資產占較大比例(60%),固收資產佔比比較少;內地資本市場還不成熟,不僅監管對保險公司投資權益的比重有限制,而且保險公司本身出於風控考慮也不敢多配置。事實上,根據內地保險業協會披露的2018年末15萬億資的投向,最大頭是債券,佔了40%,而股票+公募基金竟然才佔10.8%。

因此在同等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里,香港的儲蓄險算得上是佼佼者。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9-12-06
下一篇 2020-06-17

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