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客戶詢問股票、股票基金、派息基金及香港年金有哪些不同?如果當退休基金用途的話,應該選擇股票基金還是派息基金或者香港年金?
不少退休人士都希望將退休金或強積金,轉化為長線收入。假設將港幣100萬的積蓄,分別投放於常見的退休規劃工具,如滙豐、盈富基金、安聯收息及增長基金、及香港年金﹙見注1,2,3),當經歷長達10年的時間,大家可以得到多少收入呢?由於安聯收息及增長基金、及香港年金推出至今不足10年,所以我們只能由它們推出開始起計,才作比較。另外,在下列分析中,香港年金的受保人為65歲男士。
股票、基金派息難料 香港年金收入有合約保證
在股票的股息收入方面,過去10年,滙豐一般每年派息4次,年度派息總額介乎港幣29,043(2020年)至49584(2016,17,18,19年)。至於股票基金,盈富基金每年派息2次,派息總額介乎港幣21,517(2011年)至44,282(2018,19年),面對近期經濟不景氣,今年派息亦有港幣40,962(2020年)。兩者的派息波幅頗為顯著。
在比較的資產中,安聯收息及增長基金每月派息,平均年度派息總額最高,即使今年市況不穩,依然派息港幣68,638,波幅低於上述股票及股票基金。不過,大家要留意,在過去7年,其年度派息總額由基金成立初期的高位,港幣85,798(2014,15,16年),逐年下跌,往後派息走勢,值得大家深思。(注意﹕本文提及的安聯收息及增長基金的收入,是假設投資者於基金市場購入基金,並非透過投資相連保險購入有關基金)
至於政府加持的香港年金,也是每月派息,對於65歲男士投保,每年派息總額皆是港幣69600。因為香港年金的派息額全是保證,即使市況再壞,承保的香港年金有限公司亦需按合約規定,履行派息。所以,在往後的日子,只要受保人依然在世,亦可確保每年得到穩定的收入。但讀者需留意,香港年金的收入會因應投保年齡、性別、投保金額而有所不同,詳情請瀏覽香港年金網站。
股票基金派息受市況及政策影響
而股票、股票基金、派息基金的每年收入,是基於資產淨值(NAV)及派息率,兩者皆受市況波動及發行公司的政策所影響,所以,它們的派息收入浮動。不少退休人士都期望股票、基金可以賺價又賺息,不過,這的確要考驗大家長線的投資眼光。再看滙豐,撇除今年不派息,在2016-19年,仍有不俗的派息額(承上例,每年派息港幣49,584),但這幾年間滙豐的股價亦大不如前。
至於基金,每個基金的派息策略亦不同,有的賺了錢就再投資、或派息;也有些基金可從資本中支付派息,但這可能令每股資產淨值即時下降,及令用作將來投資的基金資本減少。至於派息基金中的表表者,安聯收息及增長基金屬於後者,簡單說,可以「派本」。
說到派本,不少人都認為香港年金也是派本,與派息基金有何分別呢?無疑,隨著香港年金的受保人得到年金收入,其保單的現金價值會越來越跌。那麽,受保人除了食自己的本外,還得到什麽呢?這關乎香港年金的目的,對沖長壽風險。試計一計,65歲男士投保港幣100萬的香港年金,按合約規定,大概14年多後,便已派完本金。不過,香港年金是保終身的,即使受保人長命百二歲,亦可得到每年港幣69,600穩定的年金收入。至於股票、股票基金、派息基金,我們無法計算它們長遠的股價、資產淨值,亦無法估計大家幾十年後有多少收入。
香港年金不宜早期退保 退休規劃須平衡投資
當考慮退休規劃時,大家亦要衡量各個理財工具的資金流動性,如需應急,能將資產轉換為多少現金。對於香港年金,如果受保人要於回本年前早期退保、或提取部分現金,除非後者涉及醫療及牙科開支,否則受保人可能有損失(提取/ 取回金額少於供款減去已收取的年金)。至於股票、股票基金、派息基金,資金流動性相對地高,但賣出價究竟是高是低,就要視乎當時市況及有關資產淨值。如果大家眼光好,選中優質股、優質基金,資產淨值亦可能持續有增長。
綜合而言,上述理財工具各有作用。香港年金勝在保證終身有穩定收入,但資金流動性不高,亦不能升值。相反,股票、股票基金、派息基金的派息及資產淨值較波動,可升可跌,考您眼光,亦看市況,但不能對沖長壽風險。作為退休的理財規劃,大家應如何選擇?
回首兩年前,股市越升越有,有誰估到中美貿易戰、反修例風波、新冠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傳說中的黑天鵝頻頻出現,就在這一年間,說來仿如隔世。所以,退休人士應先考慮自己能承受的風險,分清不同理財工具的作用,制定平衡投資組合,不要孤注一擲。香港年金有穩定派息,不受市況影響,風險較低,值得退休人士考慮。但當市道好、面對通脹壓力時,大家可能不甘於香港年金的固定收入,所以,在退休組合內,大家仍可量力加入其他投資工具,但要注意潛在風險。筆者期望退休人士透過平衡投資,做到進可攻,退可守,退休無憂!
比較即期年金:主要對象為退休或即將退休人士
- 比較合資格延期年金(扣稅儲蓄)﹕主要對象為在職人士
- 比較合資格延期年金(扣稅退休)﹕主要對象為在職人士
注﹕
- 假設退休人士分別將港幣100萬,於4/5/2010投資於滙豐、盈富基金;於3/5/2013投資於安聯收息及增長基金;於3/5/2019投保香港年金。
- 假設透過滙豐卓越理財買入滙豐股票、盈豐基金,相關的經紀傭金、其他交易費用、印花稅、託管服務等(如有),已被扣減,並反映於該年度的派息收入及資產淨值。
- 假設透過滙豐卓越理財從基金市場投資安聯收息及增長基金,相關的認購費、交易費用、持續費用(例如管理費)等(如有),已被扣減,並反映於該年度的派息收入及資產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