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 香港第三
發布: •更新: 2019-10-09•
閱讀 1698
2019年最新的(GFCI 23)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出爐!報告中,3大金融中心地位相當穩固。倫敦蟬聯全球第1,紐約緊隨其後,位列第2,香港也依然保持著世界第3的位置,更是在本次評分中大漲37分,遠超排名第4的新加坡!
同時,中國大陸有3個城市躋身前20,分別是上海(第6)、北京(第11)和深圳(第18)。
從各項數據上看,這一次的報告對很多香港金融行業從業者來說,算非常滿意了。保持全球第3,亞洲第1金融中心的地位的香港,無論是綜合評分,還是各個單項評估,表現都可圈可點。
如果想要做金融,香港仍然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尤其是對港漂來說!簡直滿足了天時地利與人和!先來看看香港本次的亮點都有哪些!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The 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是全球最具權威性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競爭力的指標指數。
從本次排名來看,在全球金融中心10強中,亞太地區佔據5個,北美地區佔據4個,而西歐地區只有1個。從評分來看,亞太地區頂級金融中心平均得分752分,北美地區頂級金融中心平均得分738分,西歐地區頂級金融中心平均得分721分。都體現了亞太金融中心「趕超」歐美傳統金融中心的步伐在不斷加快。
其次,作為全球金融界最為關注的一項評估報告,它分別從營商環境、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發展水平、聲譽及綜合等方面對全球重要金融中心進行評分和排名。
其中最受金融屆人士關注的是營商環境這一項。在這一期的報告中,受英國脫歐、美國貿易保護勢力抬頭等因素影響,國際金融專業人士普遍更加看好亞太地區金融中心的發展!
在亞太地區金融行業越來越被看好的大環境下,作為亞洲第1金融中心的香港,在金融各個行業分支中,都保持領先地位。其中,保險業排名全球第1,投資管理全球第2。
香港保險業這幾年經歷了爆髮式增長,香港也已經發展成為亞洲區保險業務樞紐,全球20大保險公司中65%在香港經營保險業務。據香港金融發展局統計,2017年香港的保費總額為628億美元,相當於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3.7%。
投資管理方面,香港管理著本地及海外高達23,450億美金的資產!從之前的全球第3,在今年超過倫敦,一躍成為全球第2!
此外,作為全球最具競爭力和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香港也是全球公認的世界級銀行機構樞紐,全球百大銀行中,70%在香港運營。在證券交易、企業融資等方面,香港上市公司的市值已經接近本地經濟生產總值的1,277%,為全球之冠。
上文提到了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評估標準,在各項具體指標評估中,香港均名列前茅!其中,人才資本這一項位居全球第1。
香港是擁有成熟金融服務業體系的國際化都市,因此在吸引國際化人才和資金方面的優勢明顯!已經成為最受金融精英歡迎的城市!
而香港仍然在不余遺力地吸引更多人才!近幾年來不斷發布新的政策加大力度以引進新型金融人才,更在今年和各大內地城市一起,加入了「搶人大戰」。而內地金融專才成為香港金融行業重點吸引對象。
自香港開通優才、專才計劃以來,金融人才通過的比例達到1/3,可見金融人才在香港的受歡迎程度。
而隨著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聯繫日益密切,招聘大陸專才已經成為行業趨勢!金融發展局主席史美倫表示,「內地企業在本港金融市場扮演重要角色,相關的中資企業占本港上市公司市值五成、成交量六成,故更多內地專才來港是可預見。」
在過去10多年間,香港金融業中內地員工增加最多的是投資銀行,有8成投行增聘的內地僱員超過20%。
越來越多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助推了內地金融人才輸出香港,同時也因為來自內地的這些人才具備自己的優勢,金融發展局早在2015年的報告中就指出,聘請大陸專才成為行業趨勢因為「他們具備網路優勢、通曉中文」。
同時,自去年「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提出以後,香港和內地之間有了更密切的商業合作和人才互通,優勢互補,合力打造更強的戰隊。這對有內地背景,又熟悉香港文化的港漂來說,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和優勢!
「香港保險」作為一款「保險」,首先已經能夠定位到這些「優秀消費者」。
其次,「香港保險」是一份「海外保險」,是消費者為優化家庭資產配置、為未知風險預留更多解決方案的一種選擇。
所謂家庭資產配置,就是將一個家庭所擁有的財富投資為不同類型的資產,以達到財富穩定增長的目的。在資產配置的過程中,「多元化」(Diversification)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也就是俗稱的「雞蛋不能裝在同一個籃子里」,因為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不僅可以減少資產價值的波動,還可以獲得高於銀行存款的投資收益。所有的大型企業,所持有的資產必然是多元化的,這也給家庭的資產配置提供了一定的參照性。
外幣(尤其是美元)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會用到的貨幣(如子女未來的海外教育、海外就醫、家庭出國旅遊、購買進口商品等),在如今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更是一個家庭在優化資產配置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資產投資。我們來看一個小例子:
家庭A與家庭B最初都擁有100萬人民幣。兩個家庭都希望未來送子女到海外讀書,預計花費20萬人民幣。家庭A看漲美元,將20%的資金換為美元資產,即持有80萬人民幣與20萬人民幣的等值美元;家庭B則看跌美元,更傾向於持有人民幣。
情景1:
10年後,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與最初相同,兩個家庭的購買力沒有任何差別。
情景2:
10年後,美元對人民幣漲20%,則:
- 家庭A為子女出國留學準備的美元購買力沒有改變;
- 家庭B則需要花費24萬(20萬×120%)人民幣來支付子女的出國留學費用,損失4萬。
情景3:
10年後,美元對人民幣跌20%,則:
- 家庭A為子女出國留學準備的美元購買力沒有改變;
- 家庭B僅需要花費16萬(20萬×80%)人民幣來支付子女的出國留學費用,節省4萬。
為家庭配置了外幣資產,可以減少家庭資產由於特定需求所引起的的價值變動。在三個情景中,無論美元對人民幣是漲或跌,家庭A的購買力都沒有變化,而家庭B則因為美元對人民幣的漲跌有額外的損失或收益。生活不是賭博,平穩的增值才是健康正確的理財方式。
相比於對保險重要性的認同,對資產多元化配置重要性的認同,對於消費者而言,則需要更高的「金融素養」與一定的財富積累。外幣資產配置,如投資海外物業、美元基金等,一般門檻較高,曾經一度只是高凈值人士才有機會使用的理財方式。而香港保險的出現,將一個低門檻的外幣資產配置機會帶入了大家的視線,立即就受到了那些具備一定「金融素養」與財富累積的中國中產階級家庭的關注。
沒錯,「香港保險」作為一款「海外保險」,在已經定位到「優秀消費者」的基礎之上,又進一步定位到了中國最有發展潛力的「中產階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