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保費融資產品收益幾大因素

新冠流行全球,全球央行都開始放水,開啟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低息環境,具有槓桿功能的保費融資在投資者眼中成為較受歡迎的短期理財產品,那麼保費融資是否有那麼高的收益,且是一直會有高收益嗎?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說說影響保費融資產品收益的幾大因素。

photo 1460925895917 afdab827c52f
影響保費融資產品收益幾大因素

在樂觀情景下,保費融資可以為投保人帶來龐大利潤;但假設投資及利息環境逆轉,也可以帶來重大虧損,背後風險不得不注意:

香港或邁向加息周期

保費融資美好一面是低利率環境時可以輕鬆套利。以市場上一些熱銷保費融資方案為例,利率以1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現時低至0.1%)加1%至1.2%,或最優惠利率(P)減2.75%計算,並以最低者為準,而儲蓄保險保證回報率約3%。

惟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明年底前會加息3次,每次幅度為0.25%,再計及往後踏入加息周期,假設每年加息3次直至利率正常化為止,在本港聯匯機制下,最終本港H會穩步上升,甚至是P上升,令投保人繳付利息成本增加。

預期回報或遜於預期

上述保險例子是具有保證回報,但市場上很多容許保費融資的儲蓄保險都是非保證回報為主,甚至是沒有保證回報,但偏偏這些「預期回報」表現非常亮麗,成為保險顧問一大賣點,吸引投保人參與。

惟若果預期回報不及預期,而香港又踏入加息周期,隨著利息開支增加,加上回報較預期為低,最終有機會出現虧損,所以投保前必須注意有關保費融資回報是保證還是非保證。

保險顧問誘按樓再融資

過去十多年,本港物業錄得龐大升幅,不少保險顧問慫恿業主將層樓轉按套現,獲得低息按揭貸款。假設成功套取300萬元,保險顧問再推銷將這300萬元進行保費融資,以槓桿倍數5倍(按揭成數80%)計算,保費高達1,500萬元,再假設回報率以3%計,回報5年間隨時又倍增,變相獲得300萬港元盈利。

然而,當市場利息環境逆轉,除了保費融資利率會上升,連按揭利率都會上升,甚至連物業都有機會變成負資產,但保單退保有機會出現虧損;此外,一旦非保證回報率不似預期,最終「幾重夾擊」下,投保人的償債能力風險急升。

保險公司若出事保單變「負資產」

如果是保證回報的保險,正常而言價值是固定。不過,萬一保險公司信用評級下跌、出現流動性危機、甚至是倒閉收場(亦即是信貸風險),令保單價值下跌,其時銀行給予借款人的信用額度或貸款會被重新審視,有機會要提供額外抵押品。

若果保險僅主要提供非保證回報,當現金價值部分表現欠佳時,同樣會被銀行要求增加抵押品。

保單權益轉讓予銀行

由於保單已經轉讓予銀行(承讓人)作為抵押品,基本上銀行可以代表保單持有人行使權利,如領取應付權益、要求保險公司提供資料等。如果借款人未能繳付貸款利息,銀行可以將產品退保並取回退保價值,扣除欠債後再支付予保單持有人;如果退保後仍未能找清欠款,則仍然需要繼續償還負債。

假設受保人身故,而其時貸款尚未還清,則銀行可以指示保險公司先將身故賠償作還款用途,餘下才繳付給受益人。

一般而言,保單持有人亦要在銀行同意下,才可以行使保單權力,包括冷靜期權益、更改受益人、提取保單戶口價值、更改繳付保費方式等。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21-03-16
下一篇 2022-01-05

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