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央行一共進行了2次MLF(俗稱:麻辣粉)操作,分別是:
9月7日,開展1765億元1年期MLF操作,
9月17日,開展2650億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持平於3.30%
「沒等到央行逆回購,等到的居然是比逆回購更厲害的MLF。」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就不難。MLF最大的特點就是帶有利息。比如這次操作中標利率3.3%,為期是一年。
也就是說,央媽借錢給商業銀行(兒子們)啦~
說意外,是因為MLF比逆回購的政策影響厲害的多啦。可以做個比喻,MLF(麻辣粉)是長錢借貸,是央行以長期限、較高利率資金,提高資金成本,倒逼銀行放貸。
以前的錢,多數流向了與房事有關的領域,比如開發商貸,居民房貸,消費貸之類的,而現在……
美聯儲加息100%
由於港元與美元採用聯繫匯率制度,港元利率會跟隨美元利率的走勢而調整。在美元加息的環境下,香港3個月的Hibor已經升至2%以上的水平。
市場共識認為,美聯儲在9月25-26日會毫無懸念地實現今年以來的第三次加息。
據CME 美聯儲觀察,此次加息概率達到100%。通常情況下,距離美聯儲議息會議越近,市場對加息的判斷就越有信心。
美聯儲加息影響
由於香港的聯繫匯率政策,隨著美國加息,港元可能會同步加息。香港的匯率政策是掛鉤美元的聯繫匯率政策。港元與美元匯率在市場上的浮動範圍在7.75左右,根據美元的強弱走勢,香港金管局將賣出港元購入美元,或者買入港幣賣出美元,維持港元兌美元匯率保持相對的穩定。保持匯率穩定,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以及給予市場以穩定的預期,保持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
新興的低回報市場面臨挑戰,全球資本迴流美國,大宗商品將持續低迷,外匯市場更加動蕩,也嚴重影響著中國的股市債市和人民幣匯率,此次美國加息,可以說是全球經濟的關鍵轉折點。
過去這一年(2017年),我們看到:
全球大部分發達國家央媽跟隨美國,進入緊縮周期,如加拿大、韓國、英國…..
阿根廷、印度、土耳其等國家,扛不住了,也被動加息,以避免過度通脹……
人民幣在岸和離岸市場與美元的匯率將加速下跌,在中國各個方面的改革和經濟轉型的困難時期,美國加息無疑更是雪上加霜。中國目前卻在減息周期,降息空間有限,作為個人投資者,應該盡量減少銀行人民幣存款,做好個人理財,在長期資產配置中,應該重點考慮歐美等市場。
在香港配置海外資產對於內地朋友是最佳選擇。此外,房產稅和遺產稅雖然還沒有落實,但是2018年9月,CRS就真的來了,希望高凈值客戶,還是要未雨綢繆,早作打算,儘早配置香港保險。
香港保險火爆
內地高凈值客戶紛紛將投資的目光再度聚焦到香港保險上面。不少香港保險公司的驗證中心門口都排起了長隊。
除了保險公司火爆,甚至香港銀行開戶也是排起了長龍。
寫在最後
對於購買香港保險的內地朋友,小編建議:
1、 有多大的腦袋戴多大的帽子,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保險是絕對要買的,但是必須量力而行,否則來日方長,因付不起保費而退保,導致慘重的損失。選擇靠譜的理財師,不是一味讓你加單。選擇知名的保險公司,會對你的計劃書負責。
2、 選擇功能簡單的保險產品,如重疾險、儲蓄險、壽險等,對產品容易明白理解,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在理財顧問指引下組合搭配。盡量遠離結構複雜的保險。
3、對於香港的投資相連保險,是非常不錯的投資型產品,又具備保險的功能,根據時間成本法,降低風險,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但是購買時一定要詳細了解收費情況,每個保險公司的情況都不同,相差也很大,切記不要被高額的獎賞迷惑,貨比三家。
4、保險是抵抗生老病死帶來的風險。因此,先是重疾和壽險必不可少,之後考慮教育儲蓄,養老儲蓄,分紅儲蓄等。保險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到的,你要有健康的身體。保險也不是買了立刻就能用的,誰都是想健康的活著。保障做好了你再想著賺錢!
2018年,中國經濟面臨較大挑戰,也影響市場的信心,如:
地產價格暴力拉升;
居民消費快速下滑;
企業創新動能不足;
對外貿易形式嚴峻;
經濟缺少強勁動力;
投資邊際效應遞減;
政府企業債務上升;
新興市場爆雷不斷;
……….
這些挑戰影響著國內投資者的信心,除了股市下跌,今年人民幣貶值對財富的損傷尤劇,從整體上看,貶值的趨勢並沒有改變。
因此,做好全球資產的配置,是當下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