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要去香港續交保費了,之前周圍的朋友也問我過這方面的信息,因為一直忙著別的事,所以也就口頭說個大概,想著有時間還是開個貼,認真寫下我的經歷and經驗,起初為什麼會去香港保誠買保險呢,首先是我打算給自己買一份人壽險,然後就去國內比較大的幾個保險公司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新華保險
香港有名的保險公司除了英國保誠,還有美國友邦,法國安盛以及加拿大宏利等等,每個公司都有他的皇牌產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如果花同樣的錢,在香港買保險保障範圍更廣,投資收益更高,那為什麼不去香港買保險呢?通過不斷地諮詢對比後,我果斷放棄在國內買保險的想法,我簡單說幾個方面,內地一些健康險保障範圍大概在30-45種,在香港同類的健康險高達100多種,像酒駕,鬥毆還有艾滋病,2年內自殺這些都是免除責任的,但在香港都是保障範圍內,同樣在保障範圍內的病種,內地和香港的保障也不同,比如重疾癌症來說,內地基本上要等到擴撒了,惡性腫瘤了才能賠付,但是在香港一般只要你發現這個細胞是癌細胞,就是原位癌,他就可以賠付。不同的險種和不同的理財產品,從回報來講都比內地高2-3倍,香港的投連險平均收益率高達8%-10%,而內地只有2.67%。香港是資本市場,比內地的經濟走勢要好,比較穩定,收益相對比較高,所以公司自己投資收益比較高,它就能給客服承諾更高的保單收益,到香港買保險,還可以享受到保險公司代理人的一對一服務,在客戶需要幫忙或理賠的情況下,往往是第一時間就可以做好,而且香港保險公司代理人監管也比較嚴格,每年也需要保險監督會的評核,公司亦有嚴謹的職業操守需要代理人遵守………..還有很多優勢,如果你接觸過內地的保險只要一對比就知道差別在哪了…….
接下來我主要介紹的就是我購買了危機終身保的英國保誠集團……..
香港是英國保誠集團在亞洲的總部,地址:香港特別行政區油尖旺區廣東道11號,就在海港城旁邊就是保誠保險大樓,特別說明一下中國內地是沒有保誠的辦公地點和代理點的,凡是在內地簽的保單都是黑單,我去保誠簽保險合同的時候,是在保誠的業務大廳拿號排隊,等叫到你的號會通知你進到幾號房間里,然後會有工作人員問你你確定你現在是在香港保誠總部大樓嗎?你必須回答是的我確定,因為這些都會錄音錄像備案的。
英國保誠集團在1848年創立,經營了160多年,在香港保險公司中信譽度排名居於首位,在保誠的百年歷史中,理賠過多個世界著名保單,如泰坦尼克號災難賠償、一戰和二戰英國士兵家屬賠償、黛安娜王妃車禍賠償等。反觀其它香港保險公司,履歷表中鮮有這樣的案例。1890年初,便成為了英國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為英國人民提供周全的保障,至今仍傲踞榜首。身為英國最大的保險公司(按資金管理額計),英國保誠集團擁有超過一千二百五十項的產業,總值超過七十億美元。
香港的保險公司信用評級非常高,尤其是英國保誠的信貸評級水平甚至高於中國國債的評級水平,意味著香港保誠的違約破產風險低於我國國債的違約風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之時,中國央行曾購買英國保誠1%的股權,就是為了規避風險。
香港英國保誠的皇牌產品一個是理財項目【雋升】還有一個就是重疾類【危機終身保】,2015年,雋升和危機終身保分別榮獲彭博bloomberg財經儲蓄類和重疾類保險產品冠軍,收益高於預期。
英國保誠是唯一一家承諾將投資收益至少90%以上分配給分紅計劃保單持有人即購買保險的人的保險公司。我們都知道,保險公司將客戶的保費收來之後,除了預留保險準備金、公司的開支之外,會將其餘保費用於投資。而投資產生的利潤,將會分配到部分購買分紅類保險(大部分人壽儲蓄保險都屬此類)的客戶,其餘的收益就落入到各個股東們的口袋裡了。但具體其中會分配到多少比例的收益給客戶,大部分保險公司未有明確指出。可能經濟景氣的時候多分一部分給客戶,經濟不太行的時候就先保證到股東的利益也未可知。但唯有英國保誠,非常任性地在公司的法律制度上已經寫明,所有購買分紅類計劃的客戶,可以至少得到90%的投資利潤,股東們最多只可以分享到10%的投資利潤。
雋升的理財計劃是我之後會去投資購買的,先來說說我購買的危疾終身保計劃CCL3
本計劃涵蓋69項嚴重病況,包括17項預支賠償病況,常見的危疾例如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亦列入保障範圍內。如受保人不幸被證實患上任何一項受保之嚴重病況(17項預支賠償病況除外),將可獲發一筆嚴重疾病保障的賠償。
本計劃特別為17項預支賠償病況作出最多三次的預支賠償,預支賠償的最高賠償額為每名受保人90,000美元/720,000港元。
指定嚴重病況,可享一次性當時保額的額外20%保障,倘若受保人被確診患上癌症、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時,本計劃將提供當時保額的20%作為額外賠償。
同樣,若不幸於61歲或之前被診斷患上阿耳滋海默氏症、柏金遜病或多發性硬化症,將賠償當時保額的20%。
以我購買英國保誠(香港)危疾終身保計劃為例,基本保額10萬美元,首個十年保障期內還可以獲得免費附贈之7萬美元保額(基本保額之35%),本保單每年繳費總額為2241美元,繳費期為20年,20年後無需再繳費,而保障則延續終身。若不需要遞增保額,每年保費則絕對不變。我附加了遞增保障權益,主要是應對通脹壓力,只需另繳少許額外保費,最初保額將每年自動增加5%至高達最初保額的200%,且毋須提供額外證明文件。
此外我還附加了 智安心康健計劃和終身保醫療計劃,繳費期為終身,總額約為每年360美元,增加附加保障是為了應付額外醫療開支、完全及永久傷病、意外及其他保障的需要。因此我每年的繳費總額為2600美元,繳費期為20年,20年共繳保費52000美元(約33萬人民幣).
舉一個賠付的例子,根據保單,若第10年罹患受保之重大疾病,則不但可以獲得10萬美元之基本保額賠償,還可以另外獲得3.5萬美元之額外賠償,危疾終身保保單終期獎賞還有2648美元,因此賠付總額為:137648美元,後續保費無需再繳。十年繳費總額為26000美元,資產已經增值429%。
若我終身保持健康,則保單價值則會按照4%年均收益率不斷增值,待到我66歲之時,退保價值(退保後可拿回的現金)已高達163960美元(約106萬人民幣),若66歲之時不幸罹患受保之重大疾病,則可以獲得英國保誠保險公司(香港)支付的245877美元(約160萬人民幣)理賠金支票.
再此特別說明,保誠的理賠是全球性的,除了美國的醫院外,其他你在任何國家看病都可以理賠,在住院前就跟保險代理人聯繫,她會告訴你要準備哪些材料注意哪些問題,全程跟蹤服務,直到最後出院一個星期內就會收到保誠的理賠支票,只需要按要求快遞材料就行,無需去香港辦理。香港的理賠不會像國內往往是你病看完了找他們,他們會說這材料不行那材料沒有,進口的葯不賠又是那不在保障範圍內……..
這裡特別提一下,我的母親和我買的險種幾乎一模一樣,但她的保費就是我的一倍多,主要是年齡差別,所以越小買越好,我在Yomi阿姨的辦公室里發現很多都是剛出生沒多久的小朋友父母給買的保險,每年保費只需幾千塊錢,交20年的保費才幾萬塊,等孩子20幾歲後就不需要交了,但孩子卻從此終身有保障,不用害怕去醫院了。
在購買保險前保險代理人會先給你做一份保險計劃書,這份計劃書也是以後正式保險合同的一部分,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正式購買前一對一諮詢清楚哦。
在繳費窗口繳費也是要拿號排隊的,刷卡時要注意付款的銀行卡戶主的姓名必須和投保人的姓名一致。
一個月後正式保險合同會寄到你手裡,之前可以上官網查詢,投保後在官網就會有自己的保險賬戶,可以隨時查詢自己的賬戶信息。
後記:雖然近來香港有些不和諧的聲音鬧得很不愉快,我個人也基本不在香港購物了,日韓新選擇,但有些資源能利用還是可以利用的哦,畢竟對我們來說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窗口,相比去歐美還是便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