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保誠分那麼多紅利給客戶?
常碰到的一個客戶提問就是:「你們家的產品預期回報這麼高,到底能不能達到??」在香港,英國保誠的大部分保險產品預期回報遠遠高於市面上90%保險公司(至於剩下的10%是哪幾家,其實網小編也沒見過,不過在香港這麼一個金融保險機構林立的地方,或許會有那麼幾家也未可知)。下面咱們就來討論一下,為什麼英國保誠可以承諾到那麼高的預期回報。
一、遺留資產令保誠的投資更加靈活
在保誠的官網可以查到,英國保誠成立於1848年,在這超過168年的歷史長河裡,英國保誠透過不同來源積累的一大筆豐厚的遺留資產(超過2.7億英鎊)。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遺留資產的「不同來源」到底是什麼?
根據保誠培訓學院的院長介紹,遺留資產是在給付給客戶應得的收益和賠償後,仍然多出來的回報,多出來的回報第一是由於公司的投資收益超過預期,第二則是部分應給付的賠償但未有合法受益人前來領取(比如英國保誠參與過泰坦尼克號、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賠付,但由於部分死傷者無法尋找到受益人,該類賠償就作為遺留資產保存下來)。而遺留資產一直為公司現在的新業務提供支持。
下圖為英國保誠參與泰坦尼克號沉沒災難,292人的索賠證明:
遺留資產給保誠的新業務的支持則又體現在兩方面:
第一,由於遺留資產的所有權屬於保誠,公司可以自由地利用遺留資產進行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而保誠的新客戶則可享有該部分投資的收益分紅(詳見第二點保誠收益分紅分配比例),但則不必承擔遺留資產投資失利的風險。
第二,在經濟環境非常不景氣,公司投資回報低於預期的時候,保誠會動用遺留資產履行對保單持有人的責任。
二、獨有分紅承諾
英國保誠是唯一一家承諾將投資收益至少90%以上分配給分紅計劃保單持有人(即購買保險的人)的保險公司。
我們都知道,保險公司將客戶的保費收來之後,除了預留保險準備金、公司的開支之外,會將其餘保費用於投資。而投資產生的利潤,將會分配到部分購買分紅類保險(大部分人壽儲蓄保險都屬此類)的客戶,其餘的收益就落入到各個股東們的口袋裡了。但具體其中會分配到多少比例的收益給客戶,大部分保險公司未有明確指出。可能經濟景氣的時候多分一部分給客戶,經濟不太行的時候就先保證到股東的利益也未可知。
但唯有英國保誠,非常任性地在公司的法律制度上已經寫明,所有購買分類計劃的客戶,可以至少得到90%的投資利潤,股東們最多只可以分享到10%的投資利潤。
三、那麼保誠為什麼這麼任性呢,這我們得簡單回顧一下歷史
保險的起源是源於古代的歐洲海上航運,由於航海技術的落後,經常面臨風暴觸礁迷失航向等等危險,而且一旦發生事故,造成的損失通常是個人難以承受的,於是大家就約好啦,一旦發生海上事故,咱們大伙兒一塊兒分擔。這個「一人有難,大家平攤」的概念,便是現代保險中將個體風險向實體集合平均轉嫁的概念的起源。而英國亦是古代海上航運最先起步的國家之一,待到工業革命後,英國的海上貿易愈發發達,這也催生和和海上貿易相關的金融產業,包括債券和保險的迅猛發展。海上保險的的理念亦被使用於各個領域當中。
在1848天5月的春天裡,一班英國工廠的工人們聚在一起,說咱們現在工廠蓬勃發展,大伙兒也賺了不少,但萬一哪天出工一不小心被機器夾斷了手臂,那指望咱們養家糊口的妻兒老小可怎麼辦呢。於是其中一人提議說不如咱們先一人湊一年的工資出來,50個人就有50年的收入了,要是萬一哪個工友出了意外,這筆錢就可以保證他一家人日後的生活,大伙兒一聽覺得這個方法挺好。另外一個人說咱們這麼一大筆錢也別嫌著啊,我看最近XX海上貿易公司在發債券呢,咱們買點債券還可以有點收益,大伙兒一聽也覺得這個方法挺好。
後來乾脆專門找了請了幾個懂得投資的專業人士,負責管理這筆錢的投資,然後從投資的回報中抽取了一部分給他們作為工資。因為這筆錢主要是給各個工友的家裡人做個保障,大家都是苦日子熬出來的好兄弟,絕大部分投資的收益都應該分給各個工友。於是大家達成的一個比例,管理這筆錢的專業人士最多只能拿10%的收益,剩下的90%都得給到眾兄弟們。
後來越來越多的工人們加入了這個計劃,在當時”the man from pru”甚至成為了最流行的口號。於是乎,在工業革命浪潮下的這個春天,一間不再是為了資本家利益,而是為了保護絕大多數工人利益,懷著崇高革命理想的保險公司——英國保誠成立了,百餘年來歷經一二次世界大戰,工業信息革命浪潮,今日已是世界最大保險公司之一。
好的,講完了英國保誠的故事,那麼這個90%的分配比例對我們的客戶到底有如何影響呢?
前面說到,保誠百年來積累了一大筆的遺留資產,而公司可以大膽運用他們進行投資。而新客戶的資金會進入遺留資產的資金池,一同分享遺留遺產所產生的紅利。比如說公司在70年代已經買入恒生銀行的股票,到今天已是漲了不知多少倍。那麼客戶的資金是參與到這樣的投資,客戶分到的其中的90%紅利自然非常可觀。
四、全港最佳的信用評級
好的,上面說了保誠的歷史,投資的原理,列出了實際的例子,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給英國保誠的評級:國際標準機構對英國保誠的評級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給英國保誠的信用評級:
(截止2013年5月)
國際標準機構對英國保誠的評級
標準普爾評級:AA
穆迪評級:Aa2
惠譽國際評級:AA
香港其他保險公司的信用評級不就不放上來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找。
信用評級的標準有很多方面,包括一個公司過往的業績表現,現有的發展模式及未來的發展潛力,人才管理資金戰略的儲備等等。但我們只要想一點,如果一個保險公司承諾的預期回報總是不能夠達到,能夠被評為香港最佳信用評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