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的香港保誠保險購買經歷

一直以來我都很有保險意識,希望給自己購買一份終身保險,因此這兩年來我都有留意各類終身險,重疾險、意外險、住院險、壽險、綜合險,中國人壽、中國平安、華夏人壽、招商信諾、友邦等保險公司都有了解過。

據我粗淺的了解,以重大疾病為例,現在購買保險保額最少20萬才夠用,我今年30歲,國內無論哪家保險公司單重大疾病險最少4000+,繳費20年約80000元人民幣,保障期限有到70歲的,有保障終身的,到70歲那些到期會返還120%——130%給你,保障終身的話就身故時賠償20萬保額。我算術不精,但是粗略算一下,總繳費8萬元放在銀行10年,20年,30年,按照4%的利率計算本金加利息分別是112000,144000,176000,這個利息還沒有算參保的那20年呢。當然保險不是存款,是一種保障行為,不能這麼算,因為風險是不可預料什麼時候會到來的,因此購買保險還是有必要的。如果是購買綜合險(含重大疾病、意外、住院醫療、人壽)20萬保額更是需要8000——10000元每年,工薪階層的我表示壓力山大,遲遲無法下定決心購買,因為裡面還包含了消費型的險種,總覺得性價比很低。

後來,有個同事看我想買保險,讓我了解一下香港保險。經代理人介紹,最後我選擇了英國保成保險公司的「危疾終身保計劃」,以25000美元(約162500元人民幣)保額為例,30歲,男性,每年繳交589.25美元(約3828.5元人民幣),繳20年,保障終身,總繳費時11785美元(約76602.5元人民幣)。投保前10年還贈送35%的保額(18歲前投保贈送50%保額),即前十年的保額是162500美元(約219375元人民幣)。保障範圍是52種重大疾病和17種輕症,輕症賠付保額的20%。

香港保險不同於國內保險最突出的表現在於它的現金價值是不恆定的,也就是說我現在購買25000美元的保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它的現金價值包含了保證現金價值和非保證現金價值,非保證現金價值根據公司經營狀況而定,相當於分紅。以參保至65歲為例,即保單年度的第35年,退保價值是35914美元(約233441元人民幣,是所繳總保費的3倍),身故保障/重大疾病保障56054美元(約364351元人民幣,是所繳總保費的4.76倍),這個價值演算是取近十幾年的保成公司的非保證現金價值的平均數來算的。

無論從哪個角度想,都沒有吃虧,而選擇我只需要每年支付3828.5元人民幣就可以了,對我現在的生活不會造成任何的壓力。經過一系列的對比,最後我選擇了香港保險。無疑,保費低,保障範圍廣,保額更高。但是有幾點比較麻煩的地方,一是簽署香港保險必須本人到港,如果不來港是不受香港法律保護的,二是每年繳交保費需要到港或電匯至港或開立香港賬戶,會產生一些額外費用,三是理賠時需要寄送相關證明文件至港,人無需到港。但是,相對於香港保險的低保費高保障的優勢這些困難都不算什麼。我購買香港保險的初衷一是為了以防萬一得了重大疾病能夠有一筆錢應急,二是即使沒有得重大疾病當做為後人留一筆遺產,如果我有幸能活到65歲以上,我的後人起碼能有一筆大於36萬人民幣的遺產,比國內很多投資都強多了,三是如果等不到身故拿這筆錢,我選擇退保,在我65歲的時候甚至更老的時候沒有勞動能力了還可以取大於23萬人民幣的生活費出來,相當於投資吧。

香港保險是一個好東西,我們要有全球性的眼光來挑選投資產品。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1)
上一篇 2016-05-05
下一篇 2016-05-06

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