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一:據經濟實力投保
一般說來,在寶寶出生30天後,就可以為他們選購保險產品,主要有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教育金保險險等。
對於經濟實力一般的家庭可考慮只買意外險和醫療險,一旦孩子發生疾病或意外後,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賠償,這樣花錢不多但保障挺好。經濟實力稍強些的家庭還可考慮投保幼兒重大疾病險。
而對於經濟實力較強的家庭,在健康保險的基礎上可為寶寶增投教育金儲備險。購買教育險其實等同於「強制儲蓄」,它的收益比定期存款稍高一些,可以避開利息稅。
因此,保險專家建議,為寶寶購買保險時,應該遵守「先近後遠,先急後緩」的原則,易發的風險先投保,按照意外險、醫療險、少兒重大疾病保險、教育險的順序安排,有經濟能力的才可考慮養老、投資理財型保險。
攻略二:首選意外、醫療險
很多父母花大量資金為孩子購買教育金保險,卻不購買或疏於購買意外保險和醫療保險,這是將保險的功能本末倒置。
據有關部門對全國11個城市4萬多名幼兒進行的調查顯示,我國每年有20%-40%的幼兒因意外傷害身故、殘疾或進行醫學治療。同時,幼兒寶寶也比較容易患感冒、發燒、腹瀉甚至肺炎等疾病,生病住院的概率要比成人高很多。因此,給孩子投保意外險和醫療保險是很有必要的。
寶寶的醫療保險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補償型,以實際發生的全部費用為賠付上限,不重複賠付;另一種是根據診斷書賠付的大病險,只要寶寶確實患上保險範圍內的疾病,保險公司就會賠付相應的額度。
攻略三:大人投保很重要
很多寶寶的父母都儘可能多地給寶寶購買保險,卻忽略了大人本身,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大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也是孩子最好的「保護傘」。如果只給孩子買保險,大人自己卻不買,那麼大人發生意外時,這個家庭很可能會因此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