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只重教育不重保障
有保險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目前少兒險產品的銷售情況來看,帶有返還性質的教育金保險最受歡迎,可在孩子教育投資集中的年齡提供充足的教育基金。家長在選擇兒童保險時過多地考慮了教育金,急不可待地想為孩子規劃美好明天,卻忽視了一些基本的保障。
保險專家表示,與具備教育金儲備的兒童保險相比,目前少兒醫療、意外保險的受關注度較少,但據統計,意外傷害已成為0-14歲兒童的「第一殺手」,另外,兒童重大疾病的發生也會嚴重影響家庭,按照保險原理中的「高額損失原則」,也就是說某些風險雖發生幾率很低,但一旦發生,卻是我們無法承受的,這類產品必須擁有。建議家長應優先考慮為子女購買一些具有醫療保障、意外保障和重大疾病保障的返還型或保費很低的消費型險種。
誤區二:優先為孩子購買保障
在當前中國的社會環境下,絕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於是,孩子成為了整個家庭重點關注和保護的對象,因為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給孩子,所以很多人首先給孩子買保險,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
保險跟消費品不一樣,它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在被保險人發生不幸時,家庭的經濟可以得到補償或支援。簡單來說,孩子發生了不幸,父母可以繼續生活;如果父母發生不幸,孩子無法獨立繼續生活,所以對於整個家庭而言,首先要保障的應該是父母,尤其是家庭的經濟支柱。
當然,在優先保障了父母,尤其是家庭經濟支柱後,若家庭經濟條件允許,為子女計劃好將來當然也是必要和重要的。
誤區三,重複購買同類型兒童險
一些家長疼愛孩子,恨不得把所有能給的都給予孩子,在購買保險時也是如此,往往在學校里,聽了一些老師或其他家長的建議,給孩子買了學平險,而平日里,跟保險代理人溝通時,又忍不住購買了一些具有保障功能的商業兒童險,或是重複購買多家公司相同類型的兒童險。給孩子更多保障是好事,但家長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對於保障性的兒童保險產品,保險公司一般是實施差額賠付的原則,例如某家長為孩子購買了A、B兩款意外住院醫療險,當孩子發生意外住院花費了1萬元,A款產品根據規定賠付了1萬元,則B款產品不予以賠付,相當於家長多花了一份保險的費用,卻沒有發生任何作用。
因此,家長在購買兒童保險時,要避免重複購買多份同類型兒童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