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本港與內地恢復通關,本地壽險公司上半年新造業務保費普遍錄得強勁反彈,其中新世界集團旗下的富通保險,上半年新造直接業務的整付保費收入連同年度化保費總額達121.75億元,按年增加4.03倍,總額僅次於滙豐人壽,甚至較友邦還高,但期內保費收入總額逾94%是來自整付保費收入。
香港保監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滙豐人壽整付保費收入連同年度化保費總額為201.97億元,為市場最高;富通保險有關總額則達121.75億元,友邦為120.12億元。
上半年富通保險保費收入總額中,整付保費逾114.82億元,佔總額94.3%。
若以行內通常把整付保費按十分一計算,富通保險上半年年度化保費等值銷售總額18.41億元,遠較友邦的79.45億元、保誠的78.81億元及滙豐的78.66億元為低;不過,相對去年同期,富通保險上半年年度化保費等值銷售總額按年升1.6倍。
富通保險表示,在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的支持下,內地旅客被壓抑的強勁保險需求於通關後得到釋放,刺激富通的年化保費總額顯著增長。富通以個人化及高價值的產品全面照顧目標客戶的需求,先後推出特級醫療保障及壽險計劃等新產品,獲得熱烈迴響。
有市場人士指出,保險公司整付保費收入較高,可能涉及不同的因素,其中包括以短期的儲蓄保單為主、或有較多保單是利用保費融資投保所致。
或短期單為主利潤率較低
雖然保監局對保險公司的整付保費收入及年度化保費總額並無特別規限,惟市場希望兩者能平衡發展,因為以整付保費支付的短期保單如儲蓄保單,利潤率較保障型的長期保單為低,而且整付保費要一次過支付,以及多屬短期保單,令人較難預測保險公司未來保費收入的穩定性。
對於富通上半年新造業務保費主要來自整付保費,未來如何維持業務強勁增長,富通稱,截至6月底,經營溢利超過12億元。由於中港兩地通關,內地旅客的堅實需求、來自醫療保障及資產多元化方面的風險管理意識提高,追求更高回報所帶動的需求,仍是香港保險業及富通發展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