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政協委員容永祺:建議放寬銀聯卡在香港支付續期保費

2017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我們收到了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容永祺發來的2017年兩會提案,容永祺根據國內外保險行業發展的環境和現狀,建議降低CEPA的保險公司准入內地經營門坎;容許香港具有規模的保險公司享有「國民待遇」地位,容許在內地獨資經營壽險業務;放寬用中國銀聯卡在香港支付續期保費。

以下是容永祺委員2017年兩會上提交的關於《配合國家主動擴大對外開放政策 放寬香港保險公司進入內地市場》的提案全文:

配合國家主動擴大對外開放政策 放寬香港保險公司進入內地市場

全國政協委員 容永祺

今年初, 國家國務院發布《關於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創造公平競爭環境、進一步加強吸引外資工作等三個方面共20多條措施。服務業方面,將重點放寬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外資准入限制。此外,李克強總理在其最新的工作報告中表示,國家會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面對國際環境新變化和國內發展新要求, 要進一步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特朗普先生今年初成為美國總統之後,多次提及「美國優先」,其施政理念將朝著美國保護主義而走,這正正與經濟全球化背道而馳。相反,中國將更積極推動全球自由貿易及投資。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已肯定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帶來新希望; 中國向世界開放的大門始終打開,堅定不移地推動全球自由貿易及投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在美國「收」、中國「放」的大好形勢下, 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經濟影響力將與日俱增。短期而言,中國對外資進一步開放,強化資本市場, 將有助抵銷跨境資金外流構成的壓力。

事實上, 李克強總理已連續三年在其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及發展保險服務業, 包括巨災、延稅、醫療及重疾等保險, 由此可見保險業在中國發展的重要性。就此本人認為, 國家不防儘早落實開放外資准入的措施, 包括放寛外國的保險機構進入中國, 並善用香港保險業在資產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協助國家拓展資金渠道, 配合香港成為亞太區保險業樞紐的地位。具體建議如下:

一、降低CEPA的保險公司准入內地經營門坎

目前在CEPA框架下,香港保險公司經過整合或戰略合併組成的保險集團,可按照以下准入條件進入內地市場,包括集團總資產不少於50 億美元,在香港經營30年或以上,在內地設立代表處2年或以上。然而,降低准入門坎, 例如降低集團總資產的要求至不少於20億美元,讓更多外資可以獨資在內地經營保險業務。

二、容許香港具有規模的保險公司享有「國民待遇」地位

據本人所知,目前產險公司是可以按CEPA框架列出的條件,進入內地獨資經營保險業務的,但壽險公司即使符合準入條件, 仍未可以全然獨資進入內地經營業務。本人認為,若保險公司具某程度規模、長時間在香港經營壽險業務、以香港為總部或亞太總部、在國際上具信譽,並已進入內地經營壽險業務一段長時間的, 建議給予這些保險公司享有「國民待遇」地位,容許在內地獨資經營壽險業務。

事實上,現時有部份內地的保險公司把不少資金投資於高風險市場,例如房地產或上市公司等,亦有從無經營保險經驗的財團收購保險公司,並藉保險公司的資金作高風險投資,令人擔心的是這種投資及資產配置策略有欠穩健,更擔心保險公司用太多客戶的長期保費投放於高風險市場會影響將來的償付能力。而傳統的保險公司則採取十分安全穩妥、套現性較強的投資策略,例如較多投資於債券市場及固定回報的金融資產上。因此,本人相信, 容許香港保險公司進入內地經營,可把香港保險公司的經營規律、風險管理、投資、資產管理和照顧客戶利益等經驗引進內地,讓內地的保險公司可以借鏡之餘,對提升內地保險公司質素具正面作用。

三、放寬用中國銀聯卡在香港支付續期保費

去年10底,中國銀聯暫停內地民眾使用中國銀聯卡在香港購買具儲蓄分紅或資產轉移性大的保險產品。在這禁令實施前,內地民眾一直樂於使用銀聯卡在香港購買該等產品,主要原因是香港保險機構信譽良好,而保險產品較多元化,高端的醫療及重疾產品能配合香港的高端醫療服務,故一直吸引不少內地民眾借著來香港購買保險產品,獲保障之餘也可分散風險,同時作資產配置以降低人民幣貶值的風險。

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家支持香港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和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功能,推動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故內地訪港旅客樂意來香港購買保險,正正是追求高端高資產管理服務的體現,是合理和正常的行為。

根據香港保監處的數據顯示,內地訪港客在香港購買保險的保費,在2016年首三季達到489億元,已超逾2015年全年的316億元,即由2008年的32億元至去年約八年內上升超過十多倍。

但銀聯卡禁令影響深遠,使民眾無法再來香港使用銀聯卡支付續期保費,亦令過去在香港購買保險的內地民眾因無法續保而失去保障及回報,甚至取不回全部保費,損失慘重。就此,本人建議放寬有關禁令,容許內地民眾在香港用銀聯卡支付過去在港購買保險產品的續期保費,此舉對外匯流出可能有些影響,但可防止內地客人透過不同途徑將保費匯出,有效阻止非法套匯的問題,亦不會鼓勵內地民眾來港購買新的保單,同時能顧及整體保險利益。

總結

國務院今年初公布,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本人相信,放寬具某程度公司規模、長時間在

香港經營壽險業務、以香港為總部或亞太總部,及在國際上具信譽的保險公司,並在已內地經營一段時間的壽險公司,在內地可獨資經營壽險業務及享有「國民待遇」,將有利把公司的經營規律、風險管理,投資原則,資產管理,及客戶服務經驗等引進內地,並配合中國保監會加強針對內地新保險公司投資風險的規管等,同時,此舉亦會吸引更多國際保險公司考慮以香港為亞太地區總部,利鞏固香港作為亞太保險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0)
上一篇 2017-03-08
下一篇 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