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香港:非醫療所需將不會賠償
發布: •更新: 2017-02-22•
閱讀 1377
最近,友邦向香港的數百名醫生髮了一封郵件,說某些治療情況有可能不予報銷,列舉了一些入院條件。
友邦保險發出的信件,強調醫療保險住院賠償需符合其公司所作「醫療所需」的定義。表明腸鏡、胃鏡及白內障手術,住院費用將不獲賠償。
此次事件起因,主要是友邦新上任的醫務總監周一岳先生(前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前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前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在醫學界地位顯赫,周一岳先生面對公司棘手的醫療保險困境,急於求成,缺乏智慧,對公司負面影響頗大。好在友邦及時正面回應事件!(並不擅長醫療保險的保X,回應的也很及時,著實有趣,市場競爭太激烈了~~~這裡就不評價了)
上面提到的醫療保險的困境,指的就是過度醫療。醫院和醫生有時為了牟利不擇手段,協助有保險的客戶選擇高額的治療方案,過度醫療,嚴重增加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這在精算學裡屬於道德風險。道德風險是無法完全規避的,友邦為了控制風險,已經在不斷調整保費水平,從近幾年的高端醫療保費增加比例,可見一斑,然而效果並不顯著,保險公司通過醫療保險賺錢難啊。因此才有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醫務總監周一岳先生髮信直接約束醫生的道德風險。目的是明確的,但是方法不得當。
客觀的說,過度醫療是一種醫療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嚴重影響保險業的健康發展,也會導致保費水平的增長高於醫療通脹水平,對於客戶消費者也是不利的。杜絕「過度醫療」,防止社會醫療資源的浪費,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職責。
友邦的正面回應很有水準,用其總結的一段話來總結這篇文章也是非常恰當的:友邦香港百分百尊重醫生專業及合理,並符合「醫療需要」的判斷。我們去函醫生之目的,是希望能夠與醫生們一起努力,相互溝通,達成共識,為病人提供最專業適切的治療及保障,並能有效控制醫療通脹,令理賠金額保持於合理水平。我們誠意祈望得到醫學界的支持,鼓勵有效地運用醫療資源及服務,AIA 將儘力以一個合理的保費令所有客戶享有最佳的保障。
香港保險資訊網累計為500萬訪客提供香港保險最新資訊,專業香港保險從者為您提供一站式香港保險投保和售後服務。
是的,內地人可以購買香港的保險,但需要親自赴港簽署保單,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規定。此外,內地投保人購買的主要險種包括儲蓄型保險、重疾險、壽險和醫療保險。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的主要優勢在於產品種類多樣、保費相對較低且具有全球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產品的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不適用於內地的法律制度。如果發生糾紛,通常需要依據香港的保險條例處理。
香港儲蓄型保險因收益率較高和稅務優惠政策,通常被認為是較好的理財工具,尤其適合長期儲蓄。但需考慮匯率和跨境操作等因素。
贊 (1)
【索償必讀】8間香港保險公司的「醫療所需」條款大解碼
上一篇
2017-02-22
你會用友邦香港電子保單系統查詢自己的保單嗎?
下一篇
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