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地消費者赴港購買保險的案例數不勝數,且還在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10年內地客戶到香港投保金額為44億港幣,2014年就達到244億港幣,今年上半年達到160億港幣左右,預估今年會超過300億港幣。而在眾多香港保險公司中,哪些更受內地消費者追捧呢?
英國保誠、美國AIA,法國安盛以及香港友邦是國內客戶選擇較多的四家公司。其中,近兩年內地客戶購買較多的則是友邦、保誠的保險產品。以保誠推出的一款「危疾終生」的重疾保險產品來看,該險種保障範圍有52種,還對17項疾病預賠,加起來有69種,保費比國內優惠30%—40%。最主要的是它的分紅保單現金紅價值高,投保年齡是出生15天到65歲。另外,繳費首10年內附贈35%保額,相當於保費更加便宜,還對等6種疾病增加20%額外保額,這樣對於客戶來講就有更多優惠。
眾所周知,香港保險主要有費率低、收益高、覆蓋廣、理賠條款寬鬆等優勢。不過,很多內地消費者並不清楚,由於險種不同,並非任一險種都具備這些特點。投保者在赴港購保險也會相應帶來法律和匯率風險。對此,保險業人士表示,赴港購買保險理賠多是在10年或20年以後,建議內地消費者還是要權衡利弊,從自身需求出發,提前深入了解香港保單利弊,做好計劃,切忌盲從大流,草率赴港購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