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8月12日)起,海外及中國台灣地區入境香港,縮短至「3+4」,3天指定檢疫酒店隔離+4天居家健康監測。
海外入境3+4
今天上午,香港特首李家超主持「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會上正式宣布了港府接下來的入境隔離安排。
現在海外或台灣入境香港,要在酒店集中隔離7天,但這周五(8月12日)起,縮短至3天酒店+4天居家!
抵港當天算DAY 0,DAY 3中午完成酒店檢疫,DAY 4開始算居家隔離,每天都要做快測。
居家期間可外出,進入超市等但不能摘下口罩也不能在餐廳堂食、進入學校等指定場所。
紅黃碼正式上線
特首強調,紅黃碼僅適用於由機場入境香港的海外及中國台灣地區人士。所有人入境即被賦於黃碼,一直到「3+4」的隔離檢疫結束;如在隔離期間確診則升級為紅碼。
拿到黃碼的人行動受限制,但如果每天快測均為陰性結果,則可以在進入健康監測階段乘坐公共交通。紅黃碼會在完成隔離後自動變成藍碼,不同顏色的碼會在安心出行上展示。大家只要下載最新版的APP即可。
港府表示,這麼做是有道理的,3+4和紅黃碼的推行都在風險平衡可控的情況下。在以往「外防輸入」的過程中,發現4%入境人士確診帶病毒,但有一半個案是抵達香港機場核酸檢測已找出,而在指定檢疫酒店第二天核酸檢測中也累計找到80%個案,即每1000個由海外或中國台灣地區抵港人士只有8人是新冠感染者,呈現低於1%的陽性比例。
內地通關怎麼說
被問到目前確診宗數維持在幾千宗,現在放寬海外人士抵港措施,是否放棄與內地通關?
李家超回應:
海外通關與內地通關並不矛盾,兩件事都需要做,在風險可控下,盡量保障民生活動。至於,內地有內地的檢疫要求,會將香港情況與內地有關單位積極溝通,在雙方沒有就通關達成共識前,不便公開有關細節,避免訊息混亂。
李家超還表示,港府防疫政策有5大重點:
①不躺平,控制確診數字;
②科學精準識別不同風險級別人士;
③平衡風險與經濟動力;
④減重症,減死亡;
⑤保護高風險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及長期病患者。
希望內地跟香港早日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