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總希望嬰兒健康成長,為子女挑選最好的嬰兒配方奶粉,很多不惜海淘甚至托朋友從海外購買奶粉,萬萬沒想到,躲得過國內奶粉,躲得過假奶粉,竟然被廠家坑了。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昨日(17日)出版的新一期《選擇》月刊,檢測15款預先包裝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全部樣本均驗出污染物氯丙二醇(3-MCPD),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報告,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3-MCPD,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3-MCPD以氯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E)的形態,以及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gylcidol)以縮水甘油酯(gylcidyl esters,GE)的形態存在於棕櫚油和嬰兒配方奶粉等食材上,而環氧丙醇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會以縮水甘油酯(GE)存在於食物。
01、15款含氯丙二醇奶粉
消委會測試市面上15款預先包裝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全部含氯丙二醇,過量攝取或損害腎臟功能,檢出量每公斤介乎13至120微克。
含量最高的是澳洲奶粉品牌「BELLAMY’S ORGANIC」,其次是「meiji」;而含量最高的「BELLAMY’S ORGANIC」,若按建議食用分量喂哺嬰兒,便超出歐洲食物安全局所訂定的每日容許攝入量。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及歐洲食物安全局的報告,實驗動物長期每日攝入過量的氯丙二醇,會損害腎功能和影響雄性生殖系統。
02、9款含致癌物環氧丙醇
香港消委會指出,環氧丙醇具有基因毒性及致癌性,環氧丙醇以縮水甘油酯(GE)存在於食物,一般建議人們應盡量減低從食物內攝取。
根據15款奶粉樣本,其中9款被檢出GE,而檢出值最高的樣本為「雪印」,但全部低於歐盟的上限(每公斤50微克)。
另外有6款中未檢測出致癌物質:
03、6款奶粉營養標籤誤差大
這次測試對比對了各樣本的營養素含量,與其營養標籤的標示值;雖然全部樣本的能量及營養素(包括不是必須標示的營養素)的含量,均符合法例的指明水平範圍,但消委會發現6款樣本所標示的個別營養素含量,跟測試結果有差距,並超出《嬰兒配方產品,較大嬰兒及幼兒配方產品及預先包裝嬰幼兒食物的營養成分組合及營養標籤技術指引》的規管容忍限。其中這次測試價格最高的「惠氏」illuma Infant Formula Milk Powder,檢出的維他命A含量,比標示值低21.9%。
04、5款安全性整體達到5星的奶粉
香港消委會強調,嬰兒配方奶粉並非普通商品,是影響嬰兒長遠健康的重要糧食,為提升嬰兒配方奶粉的安全水平,政府有需要密切留意國際間的發展,適時檢討並考慮在香港引入相關食物安全標準和規管安排。